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

《百家讲坛》名师王立群为孩子重写史记

2023-08-10 16:03:16 来源:南方都市报

近日,著名文化学者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推出新作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。该书7月份入选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“百种优秀童书“,并在王芳、樊登、新东方、张萌、赵健等多个直播间受到读者追捧,上市仅半年已经销售4万套24万册。

这是自2006年王立群教授初登《百家讲坛》时隔17年后,以57年学术功底,花费3年时间专门为孩子写作的《史记》读本。与其他版本相比,这是一套真正吃透《史记》精髓的名家读本,所有观点均来自独立研究资料。


【资料图】

走出“海选”上讲坛,读《史记》家喻户晓

王立群教授从1966年就开始阅读《史记》,后来又在学校里教授《史记》。2006年,王立群教授走出“海选”登上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栏目讲《史记》。他是央视《百家讲坛》栏目三大顶梁柱之一,被观众誉为“《百家讲坛》最佳学术主讲人”。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,王立群博览群书,专攻研究,却也“萌”句频出,时不时冒出些“时髦”词汇吸粉无数。

王立群教授从1992年便开始使用电脑,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学者之一。如今年近八旬的他仍然活跃在大众视野,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,持续散发着学者的魅力。他在新潮的App里做领读人,在今日头条上保持高频率更新。他的抖音、快手、微博、头条粉丝近400万。

“祖籍山东,出生安徽,童年南京,移居开封。”这是王立群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概括。王立群于1945年3月14日,出生在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,祖籍中国山东省泰安市。

1965年,王立群参加高考,感觉考得很好,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。但由于某种原因,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。在小学教书的7年时光中,他教过语文、数学、书法、美术,甚至还教过音乐。为了教音乐,他用一星期时间学会了脚踏风琴。此后,他又在中学教了7年书。

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,王立群已经32岁。按当时的规定,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、1967、1968三届的初中生、高中生,因为这三届学生没有参加过高考。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,参加过高考,不符合报考条件,错失了高考机会。

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,王立群当即下了考研的决心,并就近报考开封师院(今河南大学)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。“高中生直接报考研究生困难很多,一是没有教材,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,三是工作繁忙。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,“我高中时学的是俄语,已扔下了14年,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。”王立群说,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《俄语》教材,花了一年时间学习,竟然考了61分。顺利考上研究生,和后来登上《百家讲坛》一样,都是王立群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。

1982年,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,教授中国古代文学。随后的24年,他由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,《史记》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。

之后留校任教的王立群几十年如一日,枯坐书斋,读书、写书、教书。

在他看来,经典常常不是读懂的,而是在现实中感悟的。王立群曾写下过这样的独白:“当我作为一名高考落榜的民办老师,在图书馆里读到‘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’这几句时,我的感动,我的决心因此而起。懂得自强不息,不是《孟子》教给我的,是生活告诉我的。但是,它让我的忍耐和艰辛有了一个倾听者,让我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,也鼓舞了我面对人生逆境的勇气。”

著名文化学者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立群

2005年,《百家讲坛》在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时,王立群刚从北京出差回来,一大早赶回学校非常疲劳,他请求第一个讲,早点讲完好回家睡觉。当天,他讲的是《鸿门宴》,平时给学生上课不知讲过多少遍了,所以张口就来,15分钟时间,背着原文,边背边讲,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,他胜出了。

从1965年高中毕业到2006年登上《百家讲坛》,这条路,王立群整整走了41年。《史记》成就了王立群41年的人生。从此,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片天地。2011年,在《百家讲坛》上讲《王立群读》之《大风歌》,他的幽默风格将人们深深吸引,一举成名。

王立群教授在《百家讲坛》上一讲就是10年。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,从拥有旷世才能而又狂妄自大的项羽,讲到凶残暴虐而又具有政治家格局的吕后,再到褒贬不一的秦始皇、好大喜功的汉武帝,等等,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,被王立群教授用现代视角描绘得妙趣横生。

“真正让我读懂《史记》的是经历,是现实。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,但我的体会,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《史记》。”王立群说。是生活的苦难教会了他忍耐和自强不息,让他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,与历史产生了共振。

为中国孩子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

“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液、骨髓中,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,然后把其中优秀的精华传递给今天的孩子,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情,让孩子知道怎么正视自己的这个血脉,然后自信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声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首先要诵读经典。对于经典,一定要给孩子多读、读好、读透,让好的内容留在孩子心里。《史记》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。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,不但要让《史记》这部大历史走向大众,还要让这部巨著走进孩子的世界。”王立群教授说。

作为“前四史”之首,《史记》是无可置疑的经典之作,被誉为“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”,涵盖礼乐制度、天文律法、山河河渠、文献典籍等方面。三千年的风云变幻、金戈铁马、帝王将相、贩夫走卒、英雄草莽、书生意气、人生沧桑、怨愤郁结,经过司马迁的大手笔,最终凝聚成130篇、52万余字。虽然《史记》中的故事王立群教授已烂熟于心,但他依然精益求精,从112篇历史人物传记中精选出60篇6~18岁孩子应知应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。

这套书起名为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,包含着王立群教授对孩子们的期望。书中所选传记人物都蕴含着使人振奋的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内核,他们在承受命运打击时所表现出的非同寻常的气质和高超的品行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,勇往直前的大禹、救亡图存的申包胥、舍身求法的商鞅、忠贞爱国的苏武……他们是爱国、有担当的杰出代表,虽事功不同,其精神却一致。当我们遇到这些伟大人物时都能从中淘出真金。胸怀大志者可以从秦始皇、刘邦身上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;郁郁不得志者,可以从孔子、韩信的经历中求得抚平心灵创伤的良药;狂傲自负者,亦可从项羽的人生悲剧中照出性格的缺陷。司马迁提出的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的人生价值观,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,也成为影响世界的一种中国文化精神。

真正吃透《史记》精髓的名家读本

图书市场上,粗制滥造的少儿《史记》读本很多,王立群教授深感这些图书没有讲出《史记》的精髓。他认为,真正吃透《史记》精髓的名家读本应该是通过人物故事讲历史、穿过历史讲人生、透过人生讲精神。所以,他专门花费三年时间,专门为孩子创作了近60万字的少年《史记》读本。

“我这个版本在‘少儿读《史记》’中出版的比较晚,但是我看过了所有‘少儿读《史记》’的著作,大多数就是一个古文翻译,而且翻译得质木无文,毫无文学可言,这样的东西,糟蹋了《史记》。《史记》是文学色彩极强的一部史学名著,现在的翻译本毫无文学性色彩。所以我决心写一部能够传之后世的少儿版《史记》。”王立群教授在采访时这样说。

给孩子写《史记》,首先要考虑把人物写全,因此,王立群教授撰写的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一书,不是像其他“少儿读《史记》“一样,仅仅是据《史记》中的某一篇进行翻译,而是广泛占有材料。所谓广泛占有材料,一是将《史记》一书中的相关编目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,比如:第三册“赵括纸上谈兵”的故事,主要依据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《史记·赵世家》三篇来写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,王立群教授根据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以蔺相如、赵奢、赵括母亲的视角对赵括的“纸上谈兵”进行了详细的描写,而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又从战场上,以敌方的视角对赵括的行军作战进行了描写。

而在故事的最后,王立群教授对赵括的故事进行了独到的点评,他从当时赵国的经济形势、赵国的战争环境、赵国的外交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,并点拨读者对于赵括的重新思考,这既是一种客观独立的思考,也是研读《史记》近半个世纪的水到渠成,更是一种对读者的认真负责。

也就是说,这套少儿版《史记》的改写,为了将一个人物的故事写完整,为了将一个人物的形象写饱满,王立群教授不单单局限于《史记》中的某一篇去进行平淡的翻译,而是把有些故事结合两篇或多篇进行重写,同时加以深刻解读。

二是打通《史记》与《左传》《战国策》等书籍中的相关文献,比如:第二册中的“赵氏孤儿”是依据《史记·晋世家》《史记·赵世家》和《左传》材料而写,王立群教授向读者说明了“赵氏孤儿”有两个版本,第一个版本是大家熟知的赵氏门客程婴,用“狸猫换太子之计”救下赵氏孤儿,并假装投降赵氏仇敌,忍辱负重将赵氏孤儿养大。第二个版本是赵氏孤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,借助其弟弟晋景公的势力,争夺赵氏集团内部权力。而第二个版本也是和《左传》中记载的“赵氏孤儿”事件相一致,两本史书相互佐证,内容全面。

市场上很多图书只写人物的片段,而王立群教授则写人物的一生。写韩信就把韩信全部的重要事件,比如少年时穷困潦倒,怎么出道,怎么成名,怎么错失机会,最后关头又如何做了错误的决定,一直到后来被杀的全过程都讲了。完整概括了韩信的一生,让孩子能够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

其他少儿《史记》读本大多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,王立群教授在每一篇故事的最后一节,都对《史记》事件、人物做了独到评论,这部分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。这套书不仅帮你读懂《史记》中的故事,更讲透故事背后的来龙去脉、前因后果,具有通过人物故事讲历史、穿过历史讲人生、透过人生讲精神的鲜明特色。目前出版的市场上的此类读物,在这个方面是有所欠缺的。

读史,有人看到的是权谋争斗,鬼蜮伎俩的阴险;有人看到的却是慷慨悲歌,万里觅封侯的大气。千人千面,出发点不同,终点自然不同。所以,从《史记》记载的故事中,究竟学到什么样的价值取向,也是十分关键的,需要权威的老师加以引导,才能达到严谨、准确、透彻的理解。

王立群教授认为,在解读故事之后,一定要对这类价值观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,不能只讲惊心动魄,不讲道理。在本套书中,解读里的引导会根据相关的故事需要,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醒孩子们思考。该批判就批判,该歌颂就歌颂,有斩钉截铁,也有点到为止。

比如王立群教授会告诉孩子们,司马迁写游侠、刺客,目的不是教人杀人,而是歌颂守信重诺的精神;司马迁写变法有功,强国富民的商鞅时,评价他“刻薄少恩”,实际是詈骂所有推行严刑酷法者,不得人心。

比如第四册《鸿门宴》的故事告诉孩子:“大智慧,铸就大格局,定下总基调。小细节,成就大格局,执行大目标。一大一小之间,皆是变化,或扭转乾坤,或全盘皆输。一小一大之间,即是人生,即是生存之道。” 再比如第五册《国士无双》故事,讲述了韩信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的一生,从穷困潦倒、怀才不遇,到国士无双、居功自傲,再到最后被逼谋反、含冤而死。这个故事告诉读者:“有智慧者,善于谋划,但再好的谋划,也不如审时度势,抓住时机。错过了时机,再想‘往日重现’,这是不知‘时’,结果往往很狗血,甚至很血腥。时机是个怪东西,它要的是刹那的芳华,它向你微笑时,你没有投过欣赏的眼光,没有拥抱它,它受伤了,从此不愿再相逢。”

另外,高考中《史记》是非常重要的命题的标杆,考题出《史记》的频率很高。孩子自己去阅读《史记》原文,130篇很难逐一读完,更不容易读懂。把人物相关的故事、相关的篇章,以及主要情节集中起来,集中到一篇来写,这是很多学生做不到的事情,需要专家来帮忙把关。从司马迁写作《史记》到今天,已经有两千多年。语言、地名、官职、制度等,都发生了变化,也需要专家用现代通行的文字重新表述,以便大多数人能够看懂。无论多么经典的著作,如果读不懂,或似懂非懂以至于不想读,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

从《史记》的人物传记中,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蕴含着众多的优秀精神和价值观念,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。而这些文化基因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,也对当代中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因此,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,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心,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。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