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

解码背后的故事!2025“北疆鉴宝”回归呼和浩特 每日热门

2025-11-15 11:29:58 来源:正北方网

本网讯(草原云·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实习生 王斯特)“这个是现代工艺品”“这个资料很珍贵”……11月14日,内蒙古博物院“北疆鉴宝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,广大市民携“家藏宝贝”赴约,与专家面对面解码文物背后的岁月故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活动现场,前来鉴宝的市民排起长龙,他们或是小心翼翼地拿着藏品,眼神充满期待与忐忑;或是低声和身边朋友交流着藏品故事。活动正式开始后,人们有序进入鉴定室,陶瓷器、金属器、玉石器、杂项类藏品依次登场,专家们围站桌前,时而手持放大镜仔细端详,时而用仪器设备测量器物辨别材质,时而询问藏品流传经过,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件藏品“把脉问诊”。

专家为藏品“把脉问诊”

用相关仪器设备测试藏品材质

“这份文件资料很珍贵,您愿意捐献给博物院用来研究内蒙古革命发展史使用吗?”鉴宝过程中,来自武川县的高燕卿拿着的一些文物资料让专家们眼前一亮。高燕卿当即答应,愿意将爷爷的这些文物资料进行捐赠。记者在现场发现,这些文物资料都是盖有公章的一些聘请书、退休证等,共10件。

“我爷爷是1937年开始参加抗战,到1947年复员,我猜测他参加的应该是抗日战争。这些文件资料,都是他生活、工作的痕迹,现在已经破损很严重了,所以,我早就想捐出来,供有关部门研究使用,也能让爷爷的物品得到更好地保护。”高燕卿告诉记者,她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二,她还有大伯、叔叔和姑姑,她愿意继续收集爷爷的相关物品,并将有价值的物品进行捐赠。

仔细查看

文物资料

高燕卿(左)将文物资料进行捐赠

活动中,也有一些市民朋友带来的藏品虽非珍稀文物,专家也会细致讲解其工艺特点和历史背景,让大家满载而归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“北疆鉴宝”全程秉持公益性原则,不收取任何费用,不评估藏品价格、不出具鉴定证书,鉴定结果仅作为收藏参考,不涉及所有权认定及拍卖、质押等商业用途,真正做到了纯粹的文化公益服务。

据了解,2025年“北疆鉴宝”已成功举办5期,分别走进了通辽、阿拉善、鄂尔多斯,为众多藏友们鉴定物品386件/套。

[责任编辑:孙丽荣]

最近更新